楔子
從結果來看,2005全國能源會議的結果,對於絕大部分注意氣候變遷及溫室氣體排放的環保人來說,由於會議結論對於溫室氣體減量未設定基準年等問題,恐怕都是很難滿意的。但是若把問題轉到另一個角度來看,溫室氣體減量既然是整個國家,甚至是全球性能源政策必須追求的目標,筆者可能會更關切究竟我們享用什麼方法在什麼關鍵性事項上去改變,好去達成這個目標。換言之,用來達成溫室氣體減量的具體工具、方法何在?
這個問題的提出不表示溫室氣體減量標準,甚至是基準年的設置不重要,而是將關注的重心由MONITORING用的標準、基準年等,轉移到涉及是否能有實際成效的執行方法之上,因為它們直接影響整個能源政策對達成溫室氣體減量的實際可行性。當我們從這個觀點出發來看這一次全國能源會議時,先將是否滿意的問題擺在一旁,事實上工業、交通與住商三大部門都有提出或多或少的具體執行建議,但是就筆者的觀察而論,反而是總體性的能源結構、能源市場問題都沒真正被投注足夠的分析與討論,甚至是被視為人類明日希望之一的再生能源,應該如何在傳統電力市場中立足且不危及公共供電安全,也是未經充分討論。而在缺乏上述方面如何具體執行、改善的結論情形下,筆者傾向於認為,即使我們在本次能源會議中為溫室氣體減量定下任何標準或基準,都將會只是畫在紙上的大餅,中看不中吃。
基於此一理由,筆者嘗試從這兩個在全國能源會議中被過度輕輕帶過的議題,提出一些基本的想法,提供大家在思索能源議題上做為參考。


本文原發表於看守台灣2005秋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