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一直說要拼經濟,人人也都說經濟最重要,而經濟表現似乎也成了衡量執政良宥最重要的指標,這大概是過去十年來台灣社會最明顯的寫照。諷刺的是,看看這幾年的經濟成長,無論高與低,其實都反映不到民眾穩定性收入,卻不斷看到各種奢華的物質炫耀充斥耳目,資本家越來越強大,伴隨著社會上從事投機性投資致富成為當道;而歷來的政府一直告訴我們,要有更高的經濟成長,那我們日子就會好過或是過得更好。然而,真的是該這樣解決台灣社會上經濟問題嗎?看看這一兩年貧富差距激化現象的明朗化,似乎才讓整個社會開始意識到,發生在台灣的經濟、社會問題,也許未必是整體地錢賺得不夠多,而是財富分配不均的問題。
老實說,這是問題表相與真正問題核心有差距的典型之一,而更令人擔心的卻是,為了讓大家都賺到錢、過好日子要把經濟成長繼續衝高的命題,其實帶來了另一批問題。
經濟、社會與環境需求間的平衡是追求永續發展的關鍵,因此當一個社會可得投入的資源量固定時,轉一定量資源去照顧環境與社會時,直接結果便是很難衝高經濟成長率,因為投入經濟的資源便相對減少了。這在已開發國家是一種很難規避的情形,除非犧牲投入環境與社會的資源,因為這些國家在經濟結構上再也無法回到高成長期的開發中國家狀態。換言之,如果真的要均衡照顧經濟、社會與環境,以台灣現今實質已為已開發國家之情形,還要追求近乎當年成長期的經濟成長率,恐怕就是緣木求魚,要不然就是只好再度犧牲應該投入在環境與社會的資源去換取高額經濟成長。
這種幾乎獨尊經濟成長,不顧社會及環境平衡需求的發展模式,近年來已經可以看出其所帶來的明顯惡果;其中最嚴重的莫過於將原本台灣就極度有限的土地、水資源壓榨到竭盡,而其直接結果之一便是將農業生產環境、產業的照顧與農糧安全的維持犧牲掉,導致今日台灣糧食自給率降至32%左右,放眼今後將是爭逐糧食與水資源的時代,試想那個可能有錢也未必買的到糧食的情形,這幾乎是自殺性的發展。附帶地,為了維持大量工業設施的水、電需求,一方面把已經屆臨極限的水資源左支右絀地挪用,另一方面只好繼續擴大燃煤發電,跟在台灣這樣危險地質條件的地方為了不足全國20%供電量繼續用核電。
至於在社會面向,大量補貼、優惠流向資本家,而忽視建構有效的社會照顧網絡與社會基層基本生存條件的確保;而為了維持表面上的競爭力,卻忽視財富所得的分配的不公平,一味把壓低成本的方向轉向勞工的薪資與應有福利,讓基層的經濟存活條件懸於資本家的利益,也把富者與資本家拱上了實質統治階級的寶座。
這些,在國家與社會的發展上都是不折不扣的噩夢,絕不該單純以民眾[仇富反商]來描述現今的情形。而看看企業與資本家們財產增長的幅度,對比社會上十幾年來沒全面配合物價檢討過的薪資,根本分不清我們的社會是不是真的是經濟不好,還是分配出問題。再說,面對許多已開發國家年經濟成長率也不過2-3%,真希望有人能告訴我們為什麼非得要達到6%不可,以致要繼續投資這麼多工業,犧牲這麼多環境與社會的需求,還是我們還在盲目追求那早已不復存在的,加工出口時期高經濟成長的妄想。
水、糧食、能源與穩定、安全的社會是未來生存的關鍵,然而,它們卻在維持高年經濟成長的要求下成了犧牲品,個人真心希望,這個噩夢千萬別在我們來得及反應之前就成了真實世界裡的災難。

 

本文已提供看守台灣及台灣立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